同病毒较量,是一场没有硝烟的艰苦战斗;与疫情赛跑,是一场刻不容缓的“竞速”。尽管之前我们和病毒曾那么接近,可谁也不曾料想,这一次,危机就潜伏在每一个师生身旁。越是困难的时刻,越能见证守望相助的真情;越是紧要关头,越要凝聚同舟共济的力量。疫情发生后,yb全站全体教师响应学校安排,迅速进入战时状态。他们化身成一个个勇敢的战士,抵达各自的战斗位置,用仁爱之心守护学生,用责任与担当树起了无比鲜红的旗帜。
身先士卒,临危不乱——勇于应战
疫情发生以来,yb全站先后共有29名教职工战斗在防疫一线,其中中共党员25名。学院领导班子全体、学工队伍、行政人员全部进驻楼宇,任课教师排除万难,舍小家为大家,不断充实战斗队伍。他们中有年过半百、即将退休的老教师,也有刚刚入职的青年博士;有家中老小需要照顾的中年教师,也有刚刚成家的新人。然而,不管他们身上有多少种角色,在这一刻,他们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学生的守护神——教师这个身份,坚定地和学生们站在一起,张开双臂为他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yb全站包联的崇实园10号楼共计九百余名学生,涉及的学院多,宿舍分布情况较为复杂。在学院党委的领导下,该楼迅速建立起“楼长-教师层长-学生层长-宿舍长”四级包联体系,教师党员冲在前线担任层长,第一时间摸清学生底数,建立学院分布台账、清真餐台账,并于每晚进行及时更新。层长年龄随着楼层的递增而降低,这是对老教师的关怀;费力气的活儿交给结实可靠的男老师,这是对他们的信任和肯定;夜间驻楼的是学院最年轻的力量,这是对青年人的锤炼。精准、有序但又不失人性化的分工和安排,使得分餐、发放物资、清理垃圾等工作能够井然有序地进行,也使得有限的人力得到了最充分的发挥。
坚定信心,驱散阴霾——积极迎战
最让人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奋战在一线的教师们接连出现症状,战斗队伍不断被减员,可是楼里的学生也还在不断地被转运,形势越来越严峻,大家的心情也五味杂陈。11月12日凌晨,转运剩余的师生, 20名身体健康的教师,带着崇实园10号楼的846名学生离开了师大校园。
而来到安置点,大家又遇到了新的挑战,难以适应新环境、害怕被传染等各种紧张情绪在学生中蔓延。各位老师迅速组织成立临时党小组共计24个,230余名学生党员加入其中,并组织开展制作短视频、书写抗疫心语等活动为大家加油打气,倡导健康阳光的抗疫心态,引导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在方舱隔离点,学院班子成员克服发烧、咳嗽等身体困难,做好学生情绪安抚、思想解惑、物资发放等工作。学工队伍发挥自身优势主动关心关爱学生,书写致学生的一封信为大家答疑解惑、坚定信心;建立“抗疫正能量”钉钉群分享有趣的事、好听的歌,化解大家的焦虑和不安,做好心理辅导;制作微信推送宣传抗疫期间停教不停学、隔离病毒不隔离爱的感人事迹,引导学生珍惜时光,学会感恩。与此同时,包联学院学生的校领导也多次在线上给学生们鼓劲儿加油。郑振锋校长给大家的生活保障问题答疑解惑,还鼓励学生利用闲暇时间不断提升学科本领。顶岗支教指导中心的齐兴书记和张云晶主任也时常关注着学生们的身心状况。研究生导师在线上关爱学生,指导学生学习。yb全站全体教师用极强的号召力和感染力,逐渐驱散了学生们心中的阴霾。
众志成城,百炼成钢——坚决赢战
“把学生一个不落地带走,还要一个不落地带回来。”抗击疫情终于迎来了曙光——组织学生返校,首先要做的就是消除学生的疑虑,要不厌其烦地向学生做大量的解释工作。为此,老师们有的工作到半夜,有的彻夜不眠,面对家长、学生的不理解,逐个向他们解答困惑,反复强调遵守防疫政策和统一安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稳定学生情绪,疏解舆情。护送学生陆续安全返:,学院勇挑重担,先后承担作为隔离宿舍的崇实园10号楼、12号楼内学生的生活服务和教育管理工作。中层干部24小时在楼宇驻守,与学生同吃同。H温ゲ愠さ裙ぷ,为防疫工作最后一公里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之后,学工队伍和导师队伍密切联系,协同配合,关心关注未返校学生身心状态,助力符合条件学生请假离校返乡工作有序推进。
yb全站的全体教师党员和党员干部把投身疫情防控第一线作为党员践行初心使命、体现责任担当的试金石和磨刀石,圆满完成学校党委交给的各项任务,用坚强的战斗意志诠释立德树人的使命,用顽强拼搏的精神战胜疫情!